论文被Atherosclerosis杂志接收

2012-11-12 15: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xusuowen
字体大小
- | +

由于我们实验室在丹参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这个领域做了8年的工作,于去年,我带领了3个师弟师妹一起写了一篇题名为:“Cardiovascular action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anshinone IIA”的综述。经过坎坷的一年投稿、据稿、修稿,论文终于被动脉硬化领域核心杂志《Atherosclerosis》接收。这篇综述,我们先后投了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gy (CVP), Int J Cardiol(IJC), Atherosclerosis 3个杂志,投往第一个杂志的时候,主编可能对我们的主题不感兴趣,没有送审就被据稿了,投IJC的时候,with editor一个月,问了消息,主编说要我们的文章以Letter发表,并且压缩全文到1000字以内,我们觉得这样综述也就失去了其价值,所以在Dr. Peter J. Little的建议下,我们投到了 Atherosclerosis 杂志,经过半年多的修稿,特别是Dr. Peter J. Little及其同事的帮助,论文最终得以接收,近期Online。祝贺一下,投稿过程中有几点小小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 投稿前最好事先问下编辑对论文是否感兴趣(Pre-submission enquiry):这一步非常重要,我们的综述给两个杂志发了Enquiry,或者叫Proposal,包含写这篇综述的目的与意义,综述的摘要和目录,其中《Atherosclerosis》和《Molecular Medicine》杂志的主编都非常感兴趣,让我们网上投稿,考虑到专业领域的因素,导师决定投《Atherosclerosis》(虽然Mol Med的IF更高一些)。

2. 投小的综述并非难事,但是好的杂志更多倾向邀请学术大牛的综述,或者有很多前期工作基础的实验室写的综述。综述分为Mini-review和Full-length review,前者属于领域的小综述,后者更多是Invited Review。综述接收的可能性比研究论文大,因为综述的主题比较容易引起同行的兴趣,对提高杂志的IF非常有帮助,所以有Topical interest的综述特别受青睐。

3. 综述的关键词很重要:任何工作只有被别人关注,给领域带来进展或者给人类带来福利,才有意义。那么好的关键词,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检索到你们的综述,这对于刚刚入道某个新领域的学者非常有帮助,当然,也大大增加了你们的文章被引用的机会。

4. 不是审稿人提的所有意见都是对的,要据理力争:我们在投稿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审稿人让我们去掉概括丹参酮抗动脉硬化作用的一个表格,我们认为这个表格虽然和正文内容有些重复,但是有很强的参考性,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我们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不用参考全文,最终编辑同意了我们的意见。

5. 修回稿件的时间很重要---快,准:一般情况下,文章大修会给2-3个月,在有限的时间里回复完所有审稿人的问题,可能还要补实验,所以必须尽快而且重复3次以上。等到最后小修的时候,按照我们一位老师的意见,是24小时以内,完成修稿提交。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天衣无缝的,即使是发表在CNS系列杂志上的文章也会存在不足,小修已经证明你的文章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需要尽快。根据几次审稿的经历,我发现时间长了,会对论文生疏了,甚至会忘记文章做的内容,于是需要重新阅读论文,这样会发现论文其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6.文章接收以后,你依然很忙:比如签署版权协议,作者同意书,清样Proof等,这期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继续阅读自己的论文,仔细核对一下语法、拼写、时态和参考文献一致性等问题,等出版社发给你Proof校对的时候,这是很快就可以回复过去,因为自己的论文是自己心仪的“姑娘”,是一份完美工作的总结。

7. 完成大部分工作,先写论文,修改,投稿,充分利用审稿的时间里补实验。我们应该非常了解自己的工作,如果文章需要发到哪个杂志,需要那几张关键的图心里需要非常清楚。有了这几张图就可以写一个比较完整的Story,投稿的目的是为了让审稿人给你提意见,让论文更加完善,为了让故事更完整,我们心里清楚哪些方面还需要补充,或者审稿人可能会问的问题,以及在实验室的组会上教授们提的问题,充分利用审稿的一个月时间做实验回答这些问题,论文一旦修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修改稿,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帮助或许更大

8. 杂志不同,审稿人不同,对论文的意见大多不同,共性的是实验设计上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论文几经投稿发现,每投到一个杂志,审稿人的Critique大多不同,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些审稿人更注重创新性,有些注重方法的可靠性,有些注重行文,所以一篇论文总有回答不完的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都做一些相关的实验辅助自己的回答。

9. Peter细致的修改意见深深感染着我,坚定了我认真的科学态度:论文在投稿修稿过程中,Dr. Peter J. Little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特别是在最后小修的过程中,审稿人提出我们的语言有问题,需要请Native Speaker校正,Peter做了很细致的修改与润色,看见国外的教授能百忙之中抽时间修改论文,这么细致认真,一丝不苟,非常感动,这对自己从事科研生涯是很大的触动与鼓励。在此加以感谢。

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彼此协作,修回的时候一起讨论修改意见,这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享受她,你的研究生生涯会过的充实而快乐!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