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审稿人与被审稿

2013-01-04 23:34 来源:科学网 作者:毛 淑德
字体大小
- | +

从研究生(92年左右)开始当审稿人,到现在,已整整有二十年。在此期间,审了可能近百篇的文章。审过稿的杂志包括美国的Astrophysical Journal,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MNRAS, 欧洲的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中国的RAA和Nature。自己也有过百的文章被审。可以说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在我的经历中,几乎所有的审稿人都是公正的。有些人审稿人意见长达七八页,可见在审稿时花了很多功夫,对文章的贡献几乎达到甚至超过合作者的地步。 确实,有些审稿意见刚拿到手时,觉得审稿人是个傻瓜。但冷静下来,重读审稿意见时,就发现审稿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审稿人或许有误解的地方,但大多是由于自己文章没有写清楚造成的。所以接到比较critical的审稿意见时我一般放几天,冷静下来时,再做改动。须知良药苦口。

我确实有几次不太正面的被审经历。审稿人的意见过于保守,或者是错的(详见博文)。另外还有一次难忘的审稿经历。事情发生在是95年左右,我当时是博士后。美国天文物理快报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要我当一篇文章的二审。这篇文章是一个改行天文的粒子物理学家写的,文章推广了我和合作者94年的结果。一审的审稿人是我的同事,因为原稿用的formalism比较新但有漏洞,他建议修改后发表。作者反应激烈,要求换审稿人。我觉得来者不善,婉拒了。结果稿子转到同所的S教授手里,他看后同意一审意见,建议大改。过了几天,S教授满脸通红,气愤地到我办公室,拿着作者的回信让我读, 其中一句大意是“the referee knows nothing about the subject” (审稿人对该领域一窍不通)。S教授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写过这个领域的长达560页的唯一英文专著 (monograph)。看到作者的回信,他愤怒的程度就可以想象了!更糟糕的是作者以为我是审稿人,在故意拖延时间,在很多场合散布我的谣言。该作者后来可能也是因为攻击性强,得罪的人不少,没有找到工作。所以拿到审稿意见时,应该先放几天,冷静了,再修改。另外,过分的猜审稿人是谁,没有太多用处。

我自己写审稿意见时,要先读几遍文章,理解了,才动笔写完审稿意见。写完后,一般先放几天。然后再看一遍文章和自己的审稿意见,修改后才寄给杂志。审稿时尽量慎重,对有争议的工作更是如此。有公正的同行评议,才有学科的健康发展。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拒稿的次数越来越少,除非是明显错误的文章。对天方夜谭的理论预言文章,我一般也开绿灯:或许将来技术的突飞猛进会使梦想成为现实;今天异想天开的想法或许成了今后的开创性文章?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