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访学:积极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国际化视野

2014-07-04 18:31 来源:科研时间微信 作者:刘绍坤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用国际化视野,共同关注临床科研,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如何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国际化视野?病例分析、集体病理读片、诊断课安排标准化病人病史采集?且听作者一一道来。
首先非常感谢本人能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去参加世界名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的医学英语教学培训!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日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强调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的国际化视野,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自本科毕业以来,我一直在内科临床一线工作,也积极参与内科临床实习和进修医师的教学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医学生培养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的西医培养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时安排太满,学生自学时间非常有限,大部分仍以老师上灌输式授课为主,师生互动机会很少,学习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这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国际化思维的培养。

随着当前医学知识信息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医学高等院校所占比例逐年提高,这不仅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全英文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据报道,目前我国医学生,尤其是医学留学生教育仍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1、缺乏专供留学生使用的最新教材;2、缺乏更为合理的医学教学评价体系;3、填鸭式教学模式急需变革;4、临床教学师资力量和积极性不足;5、留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亟需加强。

此次我通过三个月在世界著名学府UCLA医学院的访问学习,对于加强培养我国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性感触颇深。

1、通过“走出去”加快提高我国医学英语教学水平:通过三个月UCLA学习,我感觉明显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纠正了口语发音,提高了英语交流能力。

因为如何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今后医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此次出国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熟悉了美国文化,包括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尤其是校园文化,极大的开阔了眼界,并真正开拓了自己的国际化视野。

2、较深入的学习了美国医学教育先进的培养模式:通过深入学校各方面的学生生活,全方位的了解了美国医学生培养模式,由于生源及学习背景完全不同,国外的医学生一般都是在综合大学学习了四年, 取得学士学位后, 才进入医科院校学习的, 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

我国医学院校的学生直接由中学升入高等院校, 相对于国外的医学生年龄普遍偏小, 而且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年, 独立学习能力较弱, 基础知识积累较少, 十几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了较为习惯的思维方式。另外,通过详细了解美国的医学课程设置体系,并从中汲取营养,这些对自己今后进行医学教学改革非常重要。

3、较全面的学习了西式医学教育的先进方法与手段:众所周知,UCLA医学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闻名遐迩,除了Lecture形式之外,还有PBL教学——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病例分析、集体病理读片、诊断课安排标准化病人病史采集和跟随导师接待门诊病人等等。通过三个月留美学习,对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了解,回国后可结合我国国情转化到实际医学教学工作当中。

4、积极加强医学人文伦理教育:我国医学教育最缺乏的就是人文伦理医学方面的教育,而美国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养无处不在。从他们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着力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规范仪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5、较透彻学习了PBL教学设计、实施手段及评估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更多锻炼的舞台。目前国内外先进的PBL教学方式积极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我国在实际工作中对于PBL课程设计困难,缺乏专门的老师。

此次通过美国UCLA的学习使我更透彻的掌握了PBL教学的实质,将他们对教学的激情和灵活敏锐的思维融入到PBL教学活动中做到去影响周围的同事、老师,共同为学生服务。此外还了解熟悉了UCLA编写制定准确合理的教学指南,学习了如何编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设置典型病例、典型的问题, 学习了如何设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这些都将是进一步深入开展PBL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的留美访问学习,我提高了英语教学口语水平,吸收了西方医学教学方面的先进文化知识,也切实开拓了医学教育国际化视野,这些都将为我今后的医学教育工作带来深远影响。

此外,通过此次美国访问学习,更亲身感受和深入了解了中美两国的自然、历史、政治、文化,民族和科技等方面的差异,更大的激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以及为了祖国的进一步文明和富强努力工作和不断奋斗的决心。

笔者刘绍坤,医学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

本文来自科研时间微信

编辑: 赵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