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增加胆囊癌发病风险

2014-04-03 14:49 来源:丁香园 作者:shumufeng
字体大小
- | +

当前尽管胆囊切除术常用于偶发性胆囊癌(iGBC)的治疗,然而术前预测因子的定义却乏善可陈。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Susan Pitt医生等完成的该项研究旨在定义胆囊切除术用于偶发性胆囊癌治疗的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论文发表于Ann Surg 2014年2月份在线版。

研究者发现,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偶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率只有0.19%,而在不存在该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发病率仅仅为0.03%。该结果低于历史报告数据,其原因很可能为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偶发性胆囊癌的显著危险因素包括开腹(vs.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年龄较大、亚裔或非裔美国人、女性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

研究者利用美国国家外科学会外科质量改进计划(ACS-NSQIP)数据库(2005-2009)甄别了所有在该时期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计91260例。研究纳入了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九版)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或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n = 80,924),或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OC; n = 10,336)。

研究显示,在所有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人群中,偶发性胆囊癌的发生率为0.19%,仅0.05%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偶发性胆囊癌,在由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有0.60%发生此病,而在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有1.13%发生此病。偶发性胆囊癌的多变量预测因子包括开腹手术 vs. 腹腔镜下手术;年龄不低于65岁;亚裔或非裔美国人;碱性磷酸酶水平≥120 U/L;以及女性。

尽管存在上述风险因素,偶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率也仅有1.4%,然而上述患者的发病率较无任何风险因素者高50倍以上。在手术之前识别有偶发性胆囊癌风险因素的患者或许有助于外科医生在初次手术时做好进行足够的R0切除术或将患者转至肝脏手术专科医院的准备,尤其是在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胆囊息肉或肿块的情况下。

在手术后30天内,偶发性胆囊癌患者死亡率以及严重合并症、总体合并症、手术部位感染及器官腔隙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从该研究的结果来看,偶发性胆囊癌的显著危险因素包括开腹(vs.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年龄较大、亚裔或非裔美国人、女性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研究者因此质疑GBC的应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