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颤中心: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

2018-07-04 20:36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高达 1000 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当。脑卒中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且看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 5 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 50%;一年死亡率超过 1/3 。因此,房颤的诊治,尤其是卒中的预防尤为重要。丁香园有幸采访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郭豫涛主任和郭军主任,与各位同道一起分享房颤诊疗的新进展和新理念。

抗凝是房颤最为核心的药物 

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心房血栓形成并脱落,导致卒中,造成严重的个人、家庭、社会负担。治疗房颤,抗凝是最为核心的药物。然而,目前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比例普遍偏低。郭豫涛教授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数据:5 年前,中国抗凝治疗率大概只有 20%,而欧洲抗凝率为 90%,北美抗凝率为 50%。自房颤中心成立之后,据 2018 年 5 月份的阶段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抗凝治疗率已经达到了 40%,明显提高。但在农村等偏远地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仍偏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郭军教授提到,我国房颤抗凝率低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我国房颤治疗率低,仅为 40%;第二是房颤患者年龄较大,可能同时合并高出血风险,因此患者和医生对抗凝还存在疑虑,导致抗凝比例不高。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做好患者和医生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抗凝意识,对卒中高危的患者进行合适且安全的抗凝治疗。

治疗房颤,早防早治是关键

要提升抗凝率,首先要提高房颤的知晓率。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房颤患者直至出现卒中,才发现房颤,但肢体活动障碍已经不可逆转。郭豫涛教授认为,这与房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关,房颤患者可能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且有 1/3 的房颤患者无症状出现。因此,房颤患者的教育以及筛查非常重要。首先需要让患者了解房颤的症状,以及出现症状后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对于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 50 岁以上合并两种危险因素的房颤高危人群,应该积极进行早期筛查,避免遗漏无症状的患者。郭豫涛教授表示,对于高危人群,指南已经明确指出应该重视早期的房颤筛查。医生应该注重院外患者的早期教育,一旦判断为房颤高危人群,应该积极进行筛查,最终达到早防、早治的目的。

完善随访体系,规范化管理房颤

房颤多数为老年患者,而且是慢性疾病,除了启动抗凝治疗以外,还需要规范化管理。郭军教授提到,房颤的规范化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房颤转复窦律的患者,应注意长期维持节律;第二,房颤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长期治疗。有研究显示,如随意停用抗凝药物,卒中的发生率反而会更高;第三,要同时治疗房颤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

郭豫涛教授也与我们分享了房颤规范化管理的经验。郭豫涛教授提到,房颤的管理有几个方面,一是心率和节律的管理,即帮助患者控制心率或转复为窦性心律;二是卒中的预防,抗凝是核心治疗,而对于抗凝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时血栓 90% 来源于左心耳,因此左心耳封堵术可以大大降低卒中的风险。

随访体系不完善是目前房颤管理的一大瓶颈。患者出院后若不进行规范的随访,且药物依从性不足,会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门成立了脑卒中防治办公室,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也被授予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着重完善整个随访系统,帮助患者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房颤中心建设带动房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房颤中心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房颤的早期诊断率、规范抗凝治疗,推动包括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使用,希望以此带动地区房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郭豫涛教授表示,中国房颤中心的建设成效显著,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但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危患者抗凝治疗不足、剂量不规范等。因此,房颤中心今后的目标应该是在提高抗凝治疗率的基础上优化抗凝治疗。

最后,郭军教授说到,对于房颤患者,在控制心率、控制症状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发生卒中的风险,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另外,对于房颤高危人群,应及时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预防房颤发生。

编辑: 方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