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学会诊治:选择性低醛固酮血症

2015-09-03 07: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瑶
字体大小
- | +

选择性低醛固酮血症(SH)是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性激素正常,而醛固酮减少引起的以高钾高氯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诊断的困难之一是不能清楚认识到 SH 的发生,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一疾病,来自美国的 Mazhari 教授等人在 PubMed 和 Ovid Medline 数据库中收集 SH 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后对 SH 从各个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并将相关文章于 2015 年 8 月发表在 Endocrine Practice 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关于 SH 的故事。

虽然早在 1957 年 Hudson 就记录了原发性低醛固酮血症,但其发生和流行一直并不明确,原因之一就是对 SH 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名称,包括:单纯性醛固酮减少症,原发性醛固酮减少症,低肾素醛固酮减少症,高肾素醛固酮减少症,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和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RTA)。

醛固酮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盐皮质激素受体,作用在于重新收尿液中的 Na+和水,并不断排出 K+。以往研究已认为醛固酮缺乏可以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的功能紊乱。正常生理情况下,醛固酮缺乏常常伴有血浆肾素的升高,然而在部分 SH 病例中却发现:醛固酮减少的同时肾素也同样减少。

有研究表明,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血 K+浓度升高,此时由于机体负反馈调节,肾脏会不断分泌肾素,激活 RAS 系统,使机体不断分泌醛固酮,通过尿液排出 K+从而降低血 K+浓度。但低肾素 SH,由于肾小管受损,因此无法产生足量的肾素,从而血浆醛固酮水平保持持续性低水平,最终由于恶性循环使得醛固酮减少的同时肾素也同样减少。

病因学

总的来说,SH 与肾功能不全,血浆肾素水平的改变,药物以及基因等有关。

1. 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病因主要包括:

①肾功能不全(特别是间质肾小管的损害)。多见于镰刀细胞贫血症、镇痛剂肾病,铅中毒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以及梗阻性肾病。

②血浆肾素减少。多见于肾小管疾病,如:糖尿病肾病以及药物所致的肾脏疾病。

③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肝素、螺内酯、伊普利酮和环孢素。

④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如:醛固酮增多症以及肾上腺转移性肝癌。

⑤其他。如:肾移植、自主和周围神经性病变和干燥综合征。

2. 高肾素低醛固酮血症的患者病因大多与应激反应有关。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危重病。

3. 先天性孤立性醛固酮减少,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形疾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临床变现相同仅血液 18-羟基皮质酮含量不同。

4. 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 I)。属于遗传性疾病,由于出生不久,患者体内的盐皮质激素便缺乏,同时伴随着血浆醛固酮和肾素的显著升高。分为显性遗传(AR-PHAⅠ型)和隐性遗传(AD-PHAⅠ型)。

5. Ⅱ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Ⅱ)。也被称为戈登综合征(Gordon’s syndrome)或家族性高血钾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同时伴随高钾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血浆肾素、醛固酮降低。

临床表现

尽管通过遗传方式获得 SH 的新生儿或者儿童,其危害是致命性的。但成人 SH 通常无症状,除非出现严重的高血钾,但严重高钾血症较为罕见。患者一般表现为轻微高血钾(5~6mEq/dL),血钠和皮质醇无改变。

诊断

SH 诊断较为困难,因为血钾升高依然在正常范围以内。当患者饮食过量,过度消耗或者服用影响 RAS 系统的药物后才会出现较明显的高钾血症。病情诊断应包括:

1. 病史

主要包括对药物的筛查(包括能够影响醛固酮和肾素水平的非处方药)以及膳食盐摄入量。

2. 实验室检查

应包括基础代谢检查(BMP)和上午 8:00 氢化可的松监测(以便排除肾脏糖皮质激素不足导致的高血钾)。最重要的还是正确分析高血钾和醛固酮水平之间的关系。当出现高血钾时,低浓度的醛固酮应当予以重视,因为正常情况下高血钾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升高醛固酮的浓度。因此,高血钾时,即便醛固酮水平并未升高也应考虑是否存在低醛固酮血症。

治疗

对于绝大多数 SH,病因治疗以及饮食限制钾盐的摄入有较好疗效。PHAⅡ 对氢氯噻嗪更为敏感。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使用氟氢可的松、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支持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碳酸氢钠、聚苯乙烯磺酸钠、水化作用以及药物回避。尽管这些方法的疗效并未得以证实且很有可能疗效并不持久。然而最关键的治疗措施还是能够对轻度 SH 进行准确鉴别。

下面这个表格为您总结了 SH 不同类型各自的特点及诊治方法:

选择性低醛固酮血症(SH)
亚型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治疗
发病率



孤立性低醛固酮血症

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醛固酮合成过程中基因突变(CYP11B2)

Ⅰ型:醛固酮减少,18-羟皮质酮正常或减少

Ⅱ型:醛固酮减少,18-羟皮质酮升高

Ⅰ型和Ⅱ型表现相似:

电解质紊乱,对新生儿和儿童造成致命性损害,成人常无明显症状

盐皮质激素

新生儿及儿童:有效

成人:不必连续用药

不清



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

(PHA Ⅱ型)

1、获得性疾病:DM 肾损害,自主和周围神经病变

2、药物:β-受体阻滞剂,NSAIDs,ACEI 类,ARBs,肝素,螺内酯以及伊普利酮

3、遗传:常染色体显性

高血压、肾功能正常、高血钾、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醛固酮和肾素减少

1、病因治疗(避免接触促使发生的危险因子)

2、氟氢可的松

3、氢氯噻嗪(PHA Ⅱ型更敏感)


很低(新生儿到中老年均可发病)



高肾素高醛固酮血症

1、RAS 系统激活

2、药物(环孢素、他克莫司)

3、获得性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HIV 以及败血病)

低血压,部分 ICU 患者多见
基础治疗
ICU 患者中 22%-64% 发生
Ⅳ型肾小管酸中毒(RTA)
远端肾小管 Na+ 转运障碍尿路阻塞症状、镰刀细胞贫血症、尿液 PH 降低、醛固酮正常或增加
基础治疗
不清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