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 2017 中国声音:核磁共振(MRI)助力「糖尿病足」评估

2017-06-13 12:19 来源:丁香园

正在今年 ADA 各项报告中,对于糖尿病足的研究、报告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其中的一个报告壁报就是来自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影像科郜发宝教授、生物研究相关机构曾文博士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郑捷教授所合作完成的关于 MRI 诊断糖尿病情况的研究(Evaluation of the Alteration of Slow- and Fast-Twitch Muscles to Type 2 Diabetes in Monkeys by MRI),就该研究情况郜教授接受了丁香园通讯员的采访,向我们分享了其中内容。

ada.jpg

丁香园: 请您介绍一下本次研究的概况

郜教授:我们团队今年一共有 5 个研究内容入选大会壁报,其中就有此项关于通过 MRI 无创方式进行糖尿病足诊断的创新式研究,该研究主要通过 MRI 测定自然 2 型糖尿病恒河猴足部微循环情况及足部肌肉氧代谢、氧摄取的情况,以评估研究对象糖尿病病情状态,之后再进行取活检的方式与 MRI 结果进行对照。

该糖尿病足评估方式,即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 MRI 知晓研究对象足部微循环情况、肌肉内部氧摄取情况,进而评估即可知晓患者糖尿病足发展情况,同时也可对需要截肢的研究对象截肢范围进行准确的判断,甚至以此预估未来发展、预后情况。

而本次研究在不使用任何对比剂的情况下进行 MRI,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类似测量血压的方式,先进行加压,再放松,正是在这样的「一紧一松」中,观察受试对象足部血流的情况,再通过郑捷教授合作团队所开发的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足部血流量及肌肉含氧量的定量测量,从而准确知晓受试部位微循环状况。

通过此方式,不仅能够通过微循环情况判断组织内部受损情况,还能够对骨骼肌内 1 型肌纤维和 2 型肌纤维进行评估,该研究对于提前发现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内出现肌纤维弱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丁香园:如果这个技术应用于临床,其对临床诊治有何意义?

郜教授:我们知道目前临床中糖尿病足发病率不断攀升,而现阶段判断患者糖尿病足进展程度还主要以对比血压这类系统参数为主,但由于干扰因素较多,所以往往医师对于患者疾病发生的具体部位的把握主要依赖经验判断。

临床中「截肢还是不截肢?」、「截肢范围?」「什么时候需要截肢?」等问题常困扰着临床医师。而我们的研究则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该方式投入临床,在患者进行 MRI 检测后,临床医师可针对患者足部血流、肌肉氧摄取能力等情况进行足部病情判断,即使在面临截肢时,能可尽量做到保留患者更多的肢体,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素降至最低。


图 郜教授(左)与合作团队龚立博士(右)

丁香园:下一步研究方向?

郜教授:目前这是第一次在国际上报道这项糖尿病恒河猴研究,后期我们将启动临床患者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将这一成果进行转化投入到临床中,最终造福于广大糖尿病足患者。

本文由千月整理自郜发宝教授对丁香园提问的回答。

编辑: ma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