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结与精神拐杖

2013-10-14 23:13 来源:科学网 作者:彭思 龙
字体大小
- | +

这几天一则新闻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就是某高考状元放弃一名校,重新回炉准备考北大。人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这没有什么好讨论的,重点是在于选择一所学校对一个人的成长到底影响有多大。我相信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很容易回答,而且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上更好的学校会有更好的结果。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我们把上更好的学校姑且称之为名校情结。这种名校情结的内心深处认为个人的成长必须依赖于一个更好的环境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历史恰恰证明,这种认识并不正确。成长是否达到目标,并不来自于是否接受了名校的教育,而在于自我是否真正在成长。成长的动力在自我,并不在外界。教育的主体是自学,而非完全依赖名师的教诲。这种内心对外部环境的深度依赖是一种精神不独立的表现,姑且称之为需要精神拐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想如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思考的。

一、学习乃至事业是否成功与名校无关。从历史上看,似乎名校出身的人更有竞争力,成功者也比例更大,这似乎有很大的相关性。这里面有几种历史原因造成的。

其一,在信息不发达时期,名校拥有的知识载体更多。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拥有更多的图书,拥有更多的学者是学校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优质的知识载体。身处其中的学生更容易接触更多的知识而受益。在信息时代今天,信息已经不是某几个名校所独有,任何一所学校只要具备一定的资源,都可以共享世界上大多数的图书和文献,互联网消除了学校资料间的差异,在不久的未来,公开课程将进一步消弱名校拥有的所谓优质教学资源优势。因此,如果是为了名校更多的知识载体,在当下已经不是正确的假设。

其二、在人才极度欠缺的时期,名校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在短短30年以前,一个大学生,更别说是名校大学生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名校毕业生甚至可以一步登天。机会要比小学校要多一些。在今天,大学教育得到很大程度的普及,大学生,甚至名校毕业的博士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很好的工作岗位。这不是名校的悲哀,恰恰是社会的进步。每一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保持快速而正确,稍有风波,都会掉队。能够一路顺风上名校的同学,并不都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而是一直很幸运,没有出差错的人。但是人的一生要长很多,大学以前不出差错,并不代表这个人是个更健全的人,是更有创造力的人。现在的社会机制给更多曾经出差错的人以更多的机会,这是人性的进步。

其三、名校网罗了更多的高智商人才是名校毕业生看似更好的本质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名校毕业生成功比例更大的表象,而把这种功劳归之于学校,这是不全面的。我相信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名校学生即便在不那么有名的学校里就读,一样会成功。或者换句话来说,把名校的老师换掉一部分(当然不能换成自己都没有学明白的老师),并不影响这些学生的成长。在科学界,学术上做的优秀的人中间,名校的比例并不是出奇的高,这就能够说明,如果要在学术上成功,与是否上名校并不完全相关。

其四、名校能够提升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的自信。大多数中国人在大学之前还是个孩子,不是个心智成熟的人,大多数人需要外界给他信心和动力。上了名校的学生,骨子里突然就增加了不少的信心,这种盲目的自信有时候也会产生好的效果,至少可以突破一些心理上的自卑障碍,有些不敢想的事情敢于去想。事实上,这些对于事业很重要的素质并不必须要通过上名校来提供。这只能是我们初等教育失败的另一个证明。如果我们在初等教育中就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们真正成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这些学生就不必要去借助外力来完成自己初步的心理训练。有几个案例可以参考。

黄埔军校出了不少的人才,这似乎是黄埔人的骄傲,但是把这种功劳都归功于黄埔,而忽略背后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是不科学的。很多黄埔学生在学校学习不超过6个月,我不敢相信6个月可以让一个人从完全不懂军事就成为军事家。这种短期培训只能了解一些皮毛。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即便知道点皮毛也是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更深层次的讲,上过黄埔的人突然就给自己提高了人生的目标。见过了大海就不会满足于小河沟。这是整个社会教育的失败。

延安抗大也出了很多人才,道理和黄埔的人才完全一样。短期的培训对于知识的提高作用有限,增加了光芒和机会,增加了进取的信心才是本质。这些在今天看来,可以不用这么曲折就能达到。

二、学习永远是自学为主。这不是我说的话,梁漱溟在他的《我的自学小史》中仿佛强调,任何学习都是自学为主。他举了一个例子,走钢丝的原理很容易就能讲清楚,但是给一个人讲清楚走钢丝的原理,并不能说这个人就会走钢丝了。只有自己不断的去走,在走钢丝的过程不断练习自我平衡,才能最后学会走钢丝。学习也是一样,老师的教学再好,都不能替代学生的消化过程,也不能替代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的过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都是在课堂上才听懂的,这个学生绝对不是个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永远都是自学为主,老师的讲课只能是学生和老师对于知识理解进行交流、比较和对话的过程,而不是一边倒的灌输。梁漱溟一辈子就是初中毕业,他的学问都是自学、自思得到,并没有得到什么名校教育和名师指点。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三、名校情结是社会不成熟的表现。充满名校情结的人往往是不自信的人,往往是虚荣的人,这是社会不成熟的表现。社会价值一元化最终导致名校情结的出现,这并不有利于人才的真正成长。事实上,社会中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适合做所有的事情,我们只能不断地塑造自我,慎重的选择合适自己的路,而不是一拥而上,为了名而名,那样反而可能让自己失去了走自己更合适道路的机会。同样,盲目的竞争也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一些人不恰当的占用了不合适自身的资源,而需要资源的人得不到资源。这些现象不光是教育资源,在很多领域都是如此。很多人为了体面而去争取资源,但是挣来了资源并不能发挥资源的效率,这是资源分配体制的混乱表现,是社会的巨大浪费。

四、名校情结导致生命的浪费。一个人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时间,而风华正茂的年龄却只有短短的20年,为了上一个名校,需要浪费整整一年甚至两年,这种人生的成本是巨大的。这个选择题我在89年也同样做过。那一年的高考失败了,但是也能录取到安徽大学这样的省属高校。很多老师和学校领导劝我复读,也许第二年能够上北大或者清华。我在农田里想了一个月,想明白一个道理,一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长了,不能浪费一年。后来就去了安大读书。到今天都从来没有后悔没有复读一年,尽管很多复读的同学后来都考取更好的学校。我想不管我后来做的怎么样,我没有浪费一年的光阴追逐与自己关系并不大的名校,这种选择至少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后来也证明,安大对我不薄,也没有耽误我,反而我从这个不大有名的学校里学习到了很多在名校没有的东西。也许安大就适合我,这是我一直自我安慰和激励的理由。

名校在今天依然是有竞争力的,但是上不上名校与一个人能够一生幸福没有丝毫的关联。如果我们不去追求虚荣,立定自己的志向,向自我要学习能力,自我承认,独立思考,上什么学校都已经不那么重要。我们的教育不应该鼓励学生去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有更成熟的心智,更理性的选择,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集体鼓噪。那样,什么诺贝尔奖,都已经不在话下。只要我们的社会还在非理性的追捧表面的,那就不能希望这个集体能够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即便在某些指标上站上去了,也会因为自己思想的匮乏,集体的不成熟而心惊胆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