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莲 主任医师

现任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及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 30 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擅长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道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抗癌协会秘书长、深圳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恶性肿瘤作为最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负担更重,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的恶性肿瘤防治形势也非常严峻。幸运的是,近年来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精准医学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肿瘤临床诊疗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许瑞莲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在多个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肿瘤诊疗在临床一线和科研领域的发展变化都有很深的理解。为了进一步了解肿瘤诊疗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带给临床的改变,丁香园特邀许瑞莲教授就这些话题分享她的独到见解。

粗放单一的诊疗模式将成为历史

在肿瘤学、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了解越来越深入,这也使得临床肿瘤诊疗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许瑞莲教授表示,传统的肿瘤诊断方式相对粗放且静态,仅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个时间点的整体组织状态进行描述。其治疗方法也相对简单,基本上限于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这三板斧。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临床在进行肿瘤诊断时,不仅要考虑传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应包括患者个体精准诊断信息,后续的治疗模式和预后评估也变得更加动态更加个体化。

许瑞莲教授以肺癌为例介绍说,现已得知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RAF)和 ROS1 等。

这些驱动基因的发现推动肺癌临床诊疗走在精准医学的最前沿,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有非常成熟系统的精准诊疗解决方案,针对 EGFR 突变阳性或 ALK 阳性的患者,都可以在一线采用 EGFR-TKIs 或 ALK-TKI 这类精准治疗方案。

乳腺癌和胃癌同样如此。近 20 年来,从手术到化疗,从内分泌治疗到靶向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有了长足进步。人们已经发现,可以基于基因表达谱信息将乳腺癌分为 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 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等不同亚型,每种亚型都有着特异性的肿瘤生物学特征,目前也有明确的针对不同亚型的精准治疗方案。进一步发现表明在胃癌中 HER-2 基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使得晚期胃癌患者有了手术联合化疗之外新的精准化选择。

许瑞莲教授表示,上述研究结果都表明相同癌种的肿瘤也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在诊断和治疗时不能像在生产线上制造产品那样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而是应该「个体化」一些,这也是现在的趋势,即临床已经广泛认可对不同患者要采取同病异治乃至异病同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尤其是治疗靶点的情况,施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改善治疗效果。

谈及肿瘤诊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除了靶向治疗外,近年异军突起的免疫治疗更是红透半边天。虽然通过调动人体免疫系统中监视、防御和调控的力量,用于清理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想法已经诞生近百年时间,但其真正进入到临床应用还是在最近几年。

许瑞莲教授认为,2018 年可谓是免疫治疗的元年。无论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是 CAR-T 治疗,都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果。譬如胃癌可根据基因分型分为 EB 病毒阳性型、微卫星不稳定型、基因组稳定型和染色体不稳定型。临床证据显示,EB 病毒感染型胃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 100% 的响应率。目前,已经有数款相关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针对的适应症也越来越广。免疫疗法正迅速向着精准、联合、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有望从根本上真正治愈肿瘤。

迎接精准医学时代带来的挑战

当下,肿瘤的临床诊疗模式正在沿着「经验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许瑞莲教授认为,这一趋势变化给临床肿瘤医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首先体现在临床的传统诊疗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精准医学的需求,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掌握并更新精准医学的诊疗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例如在制定诊疗方案以及监测复发情况时,临床要考虑患者个体对药物的敏感和耐受情况,需要对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细胞功能进行精准检测。如何合理科学地开展精准检测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既需要一线医生根据指南要求规范操作,符合临床伦理,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疾病状况、治疗性质和对于治疗的反应、治疗后出现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为了跟上肿瘤精准诊疗的发展潮流,许瑞莲教授建议,临床医生不应当满足于机械性的看病开刀,还要尽可能地从自己和他人的实践中总结并汲取经验,并更好地跟踪医学进展和学科发展方向。

其次,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精准医学固然为人类攻克肿瘤带来的新的希望,但其中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来看,如何从肿瘤患者中筛选出可最大程度受益于精准治疗的人群便是重大挑战之一。

许瑞莲教授介绍说,仅仅依据 PD-L1 表达情况以及肿瘤突变负荷等指标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另外,PD-L1 相关通路是肿瘤发生发展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很小的通路,想要征服肿瘤单靠这一类药物恐怕难遂人愿,联合化疗、放疗、手术或是双免疫药物的联合也是目前备受瞩目的发展方向。

为此,她强调,肿瘤医生应当积极参与到临床试验当中去,这不仅利于自身科研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从临床应用层面推动和改进精准医学。

据了解,许瑞莲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对比卡铂-紫杉醇用于转移性鼻咽癌的多中心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贝伐株单抗大肠癌耐药性的新药靶点和肿瘤标记物硏究中取得了诸多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的新发现。另外,许瑞莲教授还与深圳市的肿瘤界同仁一道,传承并发展了深圳市肿瘤研究所,进一步集中全市力量,加强和推动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造成人力和社会资源的损耗。基于精准医学的技术和方法令人们看到了扭转这一趋势的希望。在与丁香园交流的最后,许瑞莲教授表示,精准医学正在改变肿瘤诊疗的面貌,对于肿瘤医生而言,既要敢于抓住其中机遇,更要以实际行功迎接挑战,从而令中国肿瘤患者真正能够从精准医学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