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的那些病例:风湿性多肌痛

2016-06-29 14:52 来源:华山神内 作者:赵重波
字体大小
- | +

男性,57 岁,双侧肩部和髋部疼痛伴活动无力 4 周余。4 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上肢疼痛,平举外展难过肩部,蹲下后站起困难伴髋部疼痛,早晨起床时觉双上肢僵硬严重,随后稍有改善,影响夜间睡眠。无明显感觉异常、肌肉萎缩、肌肉跳动和两便障碍。否认特殊疾病史和特殊药物、毒物暴露史,否认相关家族史。

神经科查体:神清,语言清晰,颅神经阴性,抬头肌力 5,双上肢近端肌力因肩关节疼痛检查受限,远端肌力 5,双下肢近端肌力 5,远端 5,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上肢肩关节痛性活动受限(视频),双下肢 4 字试验阳性,蹲下后站起困难。

定位诊断思路的初步形成:见图 1.

651019020683601012.jpg

图 1 定位诊断思路的初步形成

定性诊断的推测和主要鉴别诊断:见图 2

420954209620350388.jpg

图 2 定性诊断的推测和主要鉴别诊断

患者查血 ANA、dsDNA、ANCA、类风湿因子(RF)等免疫指标均为阴性,血常规和血清肌酸激酶(CK)正常,血沉 77 mm/小时(正常值:0-15mnm/h),超敏 CRP 10.5 mg/L(正常值:0-8 mg/L),根据年龄+双侧肩部和髋部疼痛+晨僵+血沉增快,考虑为风湿性多肌痛,予以强的松 20 mg qd 治疗,一周后病情明显改善。

最终诊断:风湿性多肌痛(PMR)

基于本例的问题:

1. 风湿性多肌痛属于肌病吗?

Big big no!这是一个容易产生误导的诊断名词,虽然叫「多肌痛」,但实际的病变结构不是肌肉,而是软组织,譬如肱二头肌的腱鞘、肩峰下的滑囊、颈椎和腰椎的滑囊等,由于炎症反应而产生疼痛,引起关节活动障碍。严格意义上说,本病不属于神经科范畴,但由于有肌痛和假性无力,且其他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常将患者转诊至神经科,久而久之,也误打误撞成为神经科门诊诊治的疾病。

2. 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1)好发于 50 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2)急性(数天)或亚急性(数周)起病;3)双侧肩关节(70-95%)、颈部(70%)或髋关节(50%)疼痛,4)肩、颈或髋晨僵超过 45 分钟;5)约 40% 的患者可出现低热、体重下降、睡眠障碍、乏力等系统性症状;6)血沉增高>40 mm/小时,C 反应蛋白也可增高;7)对小剂量激素治疗有效。

3. 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有何关系?

目前有观点认为,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两者均好发于 50 岁以上人群,临床队列研究发现,40-60% 的巨细胞动脉炎合并有风湿性多肌痛,而 16-21% 的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合并有巨细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较巨细胞动脉炎多见 3-10 倍,有观点认为风湿性多肌痛可能是早期的亚临床血管炎,Kremers 等报道约 20% 的风湿性多肌痛病人会发展为巨细胞动脉炎。

4. 风湿性多肌痛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鉴于病人大多主诉为肌肉疼痛和无力,症状学不具特异性,经常会由神经科医生接诊,需要与感染(如病毒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结核等)、恶性肿瘤(如骨转移)、风湿科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肌炎等)、药物诱发性肌痛症(如他汀类)、软组织病变(如肩周炎等)、骨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纤维肌痛症等。

5.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大多沿用的是改良的 Bird 诊断原则:1)双侧肩部疼痛或僵硬;2)起病多在 2 周之内;3)血沉增快超过 40 mm/小时;4)晨僵超过 45 分钟;5)发病年龄超过 50 岁;6)伴有抑郁和或体重减少;7)上肢压痛,诊断的敏感性为 92%,特异性为 80%。

6. 如何判断疾病的病情活动度?

可以采用疾病活动评分来进行判断,其公式为:CRP (mg/dL) + 病人疼痛模拟评分 VASp (0-10) +医生疼痛模拟评分 VASph (0-10) + 晨僵时间 MST (min x 0.1) +上肢活动评估 EUL (3-0,0 分为正常,1 分为超过肩带水平,2 分为与肩带水平以下,3 分为不能活动)。小于 7 分提示为轻度活动,7-17 分为中度活动,大于 17 分为高度活动。这个虽然能量化评估,但真心不好用!

7. 风湿性多肌痛如何治疗?

本病对激素治疗较为敏感,使用小剂量激素后,约 70% 的患者在 1 周内就可获得全面的病情改善,而炎性标记物科在 3-4 周内改善,也就是说,可在治疗 3-4 周后复查血沉和 CRP。对于复发的病人可以考虑联用甲氨蝶呤,治疗流程见图 3。

144390203455508236.jpg

图 3 定性诊断的推测和主要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Muratore F, Pazzola G, Pipitone N, Salvarani C.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lymyalgia rheumatica. Expert review of clinical immunology 2016: 1-9.

2.      Buttgereit F, Dejaco C, Matteson EL, Dasgupta B. Polymyalgia Rheumatica and Giant Cell Arte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16; 315(22): 2442-58.

编辑: 姚俊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