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综合征宜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

2015-01-15 16: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gaotengyousan
字体大小
- | +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 MF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病,主要因纤维蛋白合成相关的FBN1基因突变所致。大约每30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儿。该病主要并发症为主动脉扩张,可造成早产儿死亡,在成年患者中的发生率约80%。

目前主动脉扩张的一线治疗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通过降低主动脉的伸缩力来缓解扩张。但是也有研究得出其他结果,提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有降低主动脉生长速度(AGV)的作用。

阿肯色州儿童医院的Venusa Phomakay医生以及其同事通过回顾性分析来比较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的治疗效果,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Pediatrics杂志上。研究根据主动脉内径是否超过正常值或者是否有进展性主动脉扩张来判断患儿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而药物种类和剂量则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确定,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ACEI组和无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

结果显示所有MFS患者的主动脉内径都要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较小的患儿中,β受体阻滞剂组的主动脉内径明显大于ACEI组和非治疗组,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着治疗的进行,不同分组的主动脉生长速度变化程度各不相同,其中β受体阻滞剂组的主动脉内径得到明显缓解,几近正常水平;而ACEI的缓解作用则没有β受体阻滞剂组那么明显。

ACEI治疗组的血压要明显高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后两者间无明显差异;ACEI治疗组和β受体阻滞剂组的心率要明显低于非治疗组,但是前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有关β受体阻滞剂治疗马凡综合征的研究结果不一,有的持支持态度,有的则指出它会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β受体阻滞剂用药病人的选择偏倚所致,一些病人在纳入研究时已有并发症,而临床工作者更倾向于对这些病人使用β受体阻滞剂。

该研究支持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改变血管壁的张力来降低主动脉生长速度这一假设。由于主动脉内径的增加会导致血管壁张力的增加,进而加速主动脉内径扩大,因此马凡综合征患者应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pediatrlmj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